清華電機赴國外交換生 分享獨特精彩學習生涯
【發佈日期】: 2012-06-26
文化工作者林懷民說過:「年輕的流浪是一生的養份。」年輕的時候打開視野是極重要的。清華電機系為培養學生國際觀眼光、學習國際社會與文化長處,每年提供優渥獎學金供學生申請出國交換,只要成績與語言達到標準,就可赴國外及大陸一流大學交流。近3年來,已有不少同學前往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明尼蘇達大學、凱斯西儲大學、瑞典林雪坪大學以及東京工業大學、北京清華等知名學府大學交換一學期至一學年。
探索與自我開發的起點
電機系趙啟超系主任表示,針對有意願出國交流的學生,每年由校務基金、系友捐款與教育部補助透過學校國際交流獎學金、電機系系友國際交流獎學金、菁英留學獎學金等,結合每年全校近200位的一流大學出國交換生申請名額,提供每位交換生每年20萬元(或每個月 1.5萬元)的獎學金赴國外一流大學交流。
「討論課」激發創意 獨立自主更成熟
2008至2009年前往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進行一學年交換的電機系邱鈺喬表示,出國進修可以體驗到美國不同於台灣的教學方式,其中,印象最深刻就屬「討論課」制度。討論課主要是讓同學們在教授上完課後,藉由討論的方式,實際練習用教授教的理論來解題、或是做實用,而不是純粹的紙上談兵。邱鈺喬說:「經由討論的過程,也讓我們學會傾聽別人的想法,更有創意的去解決遇到的問題。」除此以外,邱鈺喬認為交換這一年自身也成長不少,因為一個人隻身在外,離開了家人、自己熟悉的朋友和環境,必須學習著好好規劃自己的生活、也練習著自己做每一個決定。因此,除了學習更多的知識、不同的文化之外,「我也變得更獨立、也學會規劃自己的生活。」邱鈺喬說,「這一年的訪問之旅,絕對是我終身難忘的經驗!」
上圖:邱鈺喬(後排左一)在美國學習自己下廚,也邀請一些從沒吃過台灣料理的同學分享。下圖:邱鈺喬相當熱愛看運動比賽,親臨明尼蘇達大學美式足球校隊競賽現場加油。
瑞典同學自信獨立 印象深刻
除了美國以外,也有不少同學選擇歐洲國家進行交換。2011年前往瑞典林雪平大學交換的電機系12級彭桂香同學談到,這一年生活讓她獲得許多特別經驗,不論是課業、社團、起居、飲食、旅行都相當充實。林雪平大學的課程安排相當彈性,鼓勵學生自發性學習,彭桂香觀察到瑞典的同學個個相當有自信、獨立,站在講台上講述成果時台風也相當穩健,也影響她希望未來變得更獨立自主與有想法。難得來到歐洲,彭桂香趁著假期就迫不及待得去各國體驗當地的歷史文化和美食美景。除了當過背包客,她還當過比利時的沙發客! 雖然旅途中經歷火車罷工和傾盆暴雨,最後甚至還差點趕不上回瑞典的飛機,但因為沙發主人對她們相當親切,讓彭桂香擁有了一段很棒的回憶!
上圖:比利時的沙發主人家庭對彭桂香(後排左一)相當親切,彭桂香直呼:簡值不像剛認識的陌生人!下圖:林雪平大學舉行「國際日」,彭桂香在介紹台灣文化給外國人認識時,剛好遇到當地的記者,因此而上了當地報紙。
世界之都法國 體驗異國文化與友情
進大學前就已立下大學期間當出國交換學生目標的電機系楊凱帆同學,則是毫不猶豫選擇法國。他觀察到法國一向為高科技產品輸出國,舉凡軍備、核電、航太、高鐵等都是該國強項,而電機專業在上述領域中都扮演著極關鍵的角色,因此,在法國友人的建議下選擇卡桑高等師範學院。楊凱帆說,在法國將近十個月的日子,收穫最大是接觸來自這個世界各個角落的人、同時體驗一種全新的生活,這一切都是出國前所無法想像的。在法國,不僅能漫遊在巴黎觀賞華麗的建築、豐富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也能親身體驗異國的文化與友情,不論是是在里斯本街上跟澳洲背包客一起狂歡,在春節時和大陸學生邊包水餃邊聊兩岸話題,或是中堂下課和喀麥隆青年邊喝咖啡邊分享家鄉的種種、聖誕節時聽法國朋友的爺爺回憶二戰的往事,都令人回味無窮。楊凱帆也建議有心到法國進行交換或進一步深造的學弟妹:「最好具備基本的法文能力,另外,法國移民眾多,龍蛇雜處,隨時保持一定的戒心是必要的,有萬全準備,法國確實是出國交換很好的選擇。」
上圖:楊凱帆與卡桑高等師範學院同學合影。下圖:楊凱帆(中)與法籍友人同遊法國。
日本:嚴謹中注入創新
除了美國、歐洲以外,隨著清華大學近年來積極拓展締結日本姊妹校,也有同學前往日本知名學府進修交換。電機系廖允嘉同學因對於日本精確的系統化流程、人性化設計相當有興趣,因此選擇以理工聞名、全日本排名第三的大阪大學進修。「教授給我的題目是有關在 PCB 上的無核變壓器,首先要用一些軟體去模擬它,然後再一步一步地檢視軟體的模擬結果與理論上是否相符,」廖允嘉說,「課程結束後,覺得獲得不少經驗,除了增進日語能力,也了解作研究的意義。」他舉操作軟體為例,「只是重複人家作過的事,不能算是一個研究,要有新的創意加在裡面,作出沒有人作過的事才能算是研究。」除了學術研究以外,廖允嘉還加入阪大的圍棋社,並參與了當地學園祭和祇園祭等活動。他鼓勵學弟妹,陌生的環境與語言不是問題所在,問題在於自己是不是真心想去克服,篤定後一切便可迎刃而解。
左上與右上圖:廖允嘉(右圖右一)至清水寺賞夜櫻。
下圖 : 廖允嘉表示,大阪大學最有名的學術研究應是石田浩所領導的機器人研究。這位常常登上新聞版面的教授致力於擬人化機器人,曾製造出外型與女性擬真度極高的機器人Gemnoid F 與以自己當模特兒的Geminoid HI-1,即使是在世界也是頗具知名。
從茶道精神學習工作態度
赴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研修的電機系宋彥傑同學,則在進入清大時就體認第二外語的重要,勤修有興趣的日語並考取檢定,在大四時出國交換。東京工業大學相當強調實作課程,交換學生須選擇一位教授作為這一年/半年的指導教授,並參加實驗室討論會且期末上台發表;除此之外,老師也會帶領所有交換學生參觀日本知名企業公司,深入瞭解日本的科技發展,稱為「工廠見習」(Factory Study Tour)。另外,宋彥傑也跟著同學一起學習日本茶道,「日本的茶道精神,是那種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精神!」受到這樣的影響,他也開始思考未來,並學習培養自己也能擁有茶道文化所蘊含的工作態度。也希望學弟妹都能出國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滿載而歸。
左圖:宋彥傑(右)與指導教授阪口老師(左)合影。右圖:宋彥傑與寄宿家庭愉快生活 : 去澡堂洗澡、生魚片壽司、納豆早餐、日語練習。
前進北大、清華 體驗大陸學子的高度競爭力
「北大學生的熱情、穩重以及嚴謹的辦事態度令人印象深刻。」2011年暑期前往北京大學學術交流的電機系13級黃珮雯實際與大陸最高學府的菁英份子接觸交流,體驗競爭激烈的學習環境,也看見大陸學生成熟的穩重談吐與價值觀。在北京通信研究所陳江教授的指導下,黃珮雯前往中關村圖書大廈蒐集文獻、閱讀、問問題、整理歸納,完成了她感興趣的「太陽能電動車管理系統」專題,也在學術研究的過程中,感受到大陸正在崛起的環境轉變。黃珮雯放慢了腳步,仔細體會一個城市的興盛與人文,「長達一個半月的兩岸交流,是『生活』而不是『旅行』,除了繁榮新興的鬧區,我們也看到那些被快速發展中的北京所遺忘的邊緣地帶!」黃珮雯表示,這更讓她懂得珍惜台灣曾經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種種,例如清大寧靜學習環境、友善和氣的人們、自由,竟是如此可貴可愛。
左上圖:北京國家大劇院內部利用太陽能採光。左下、右上下圖:黃珮雯發現大陸力倡「文明」,公共建築外觀常見「文明」兩字的標語(攝於海淀黃莊、王府井)。
去年前往北京清華大學暑期交流的金邦諺同學也談到,前往大陸進修,給予自己很大的衝擊。北京清華大學是大陸理工領域第一學府,他觀察到當地同學每個都相當認真,不僅徹底實踐自己學習計畫,也非常清楚知道未來方向。他舉例北京清華電子工程系的同學,自大二開始就修習專題,修課也是從早排到晚不間斷,但從不喊累。在實驗室學長的指導下,金邦諺也紮實的完成了專題「低電壓差分信號」,儘管疲累但收穫良多! 他表示,受到大陸同學的影響,他也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回台灣後邦諺把該修的課都修好,哪部分需要加強也盡速補強,「這趟進修讓我拓展了國際視野,也讓我提早確定未來的方向和留學計畫!」
左右圖:在北京清華同學熱情招待下,金邦諺與台灣團員一同遊覽大陸著名景點。
電機系系主任趙啟超表示,為了讓兩岸學術菁英知己知彼、彼此激勵,清華電資院自本(2012)年起與北京清華大學信息學院電子系及計算機系,在雙邊學校協議基礎上開始暑期課程合作。每年新竹清華大學電資院派一位教師到北京清華大學授課,並遴選大學部學生到北京清華修課。其中電機系大學部為10位名額,系友會並提供獎學金讓同學赴北京清華大學與該校學生一同修課,完成課程後可取得本校暑修學分。今年將有第一批同學前往,在修課過程中將會體驗不同的學習風氣、拓展視野。
「讀萬卷書,行千里路」,該是當今青年學子的學習精神與生活態度,更是迎接全球化浪潮前的必要訓練與準備。而今,出國的主要管道不再侷限於旅行與畢業後留學,還有最熱門的「交換學生」,是大學生涯短短數年內,迅速累積經驗與豐富見識的絕佳方法。實際與不同國家學府的菁英學子進行接觸交流,在知己知彼、挑戰自我的激勵下,對自我的學習與成長來說,都是很有價值的收獲。
更多清華電機系獎學金與出國機會,請見 : 【國立清華大學電機系─獎學金與出國交流】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