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清大跨領域訊號處理研究生交流工作坊 創造嶄新智慧生活概念

你有想像過未來開車時可能有一個「虛擬副駕駛」在一旁提醒你保持清醒嗎?或者若有個偵測器可隨時偵測自己的肝指數,透過3D建模隨時看到自己的肝,是不是更能及時預防自己「爆肝」呢?

科學的偉大進步,往往來自於嶄新與大膽的想像力。從構想到成品更需要跨領域的專業人士通力合作才能實現,清華大學電機系李祈均教授就感於現今跨領域研究已是不可忽視的全球浪潮,特別於今年623日舉行一場「跨領域訊號處理研究生交流工作坊」(Mixing Workshop),讓不同實驗室研究生彼此認識、小組討論、交流所學,大膽構思出創新的應用與產品概念,許多學生提出的構想令人驚艷,未來智慧生活彷彿歷歷在目。

跨領域的研究生交流會激盪出多麼令人驚豔的火花呢?即使是同個訊號處理領域,因為每位老師研究主題不同,所以研究方向、結果也大不相同。工作坊一開始邀請各實驗室主持人(馬席彬教授、李夢麟教授、劉奕汶教授、李祈均教授、孫民教授)介紹自己主要研究內容,讓學生們對各實驗室研究方向有初步的瞭解;接著將各實驗室學生們打散,與其他實驗室學生配對成五個小組進行腦力激盪交流討論,每組成員中有分別來自不同實驗室的兩群學生,必須於兩小時內討論構思出一個創新應用,最終進行簡報分享與老師評比。

不同領域研究生齊聚一組進行小組討論腦力激盪

清華電機李祈均教授介紹自己研究內容與主題

五組學生的精彩分享令講評老師們都相當驚艷。李祈均老師表示,每組學生提出的構想都富有創意、便利性和結合人工智慧。其中,獲得評選為最優的一組研究生提出「虛擬副駕駛」產品概念,結合馬席彬老師生理訊號整合感測系統研究和劉奕汶老師聽覺科學研究,希望能設計出一款偵測器,可偵測駕駛人目前生理狀態,判斷是否疲勞駕駛,適時給予音樂提醒注意,研究生表示,若未來能連結社交軟體,或許能創造與鄰近車輛進行社交聊天功能。

另外四組同學的構想也令人直呼貼心有趣。第一組研究生提出「阿肝正賺」,希望設計一款隨身偵測肝指數的偵測器,結合馬席彬教授實驗室生理訊號偵測與李夢麟教授生醫光聲影像實驗室的超音波系統,讓人可以隨時偵測自己的肝指數,並用3D建模自己的肝臟,瞭解肝臟目前的健康狀況。

同學簡報「阿肝正賺」構想

第二組研究生感於大台北地區複雜的交通規則與數量龐大的機車,常讓汽車族在台北市開車不易,希望能設計一款能夠在台北地區「自動開車的駕駛」,結合劉奕汶老師聲源定位研究和孫民老師的影像處理技術,協助自動駕駛辨別週遭機車、移動中物體的來向,協助自動車的行進規劃。

學生構想可在台北自動開車的技術。

另外第四組同學提出「AI管家」技術,透過家中安裝攝影技術與中樞電腦蒐集處理家中資訊,結合孫民老師電腦視覺與李祈均老師語音處理、情緒辨識技術,設計出如電影鋼鐵人中的「智慧管家」概念,智慧管家自動告訴你家中狀況,口渴了就自動倒水給你喝,或者提醒主人你現在該做什麼,相當體貼人性,幫助銀髮族。

第五組同學則是提出「去去乳癌走」技術概念,結合李祈均老師實驗室和李夢麟老師超音波檢測技術和磁奈米粒子檢測前哨淋巴結癌細胞檢測,建立病人的醫療資訊系統,未來只要插入健保卡到系統中,就會自動分析病患的就醫紀錄,若判斷可能接近乳癌症狀,則系統會自動通知病患與鄰近快篩單位,安排就診事宜。

同學簡報「去去乳癌走」技術概念,可以幫助更多病患在黃金治療期及早發現病灶。

李祈均老師表示,研究生從最初彼此不熟悉研究內容,到透過討論與構思解決辦法,更進一步認識彼此領域,為跨領域合作打下最初的基礎。研究生張鈞閔表示,透過這個工作坊學到很多別的實驗室東西以及思維,幫助自己未來與他人合作時能更快進入狀況。

活動最後還安排一個獨特的「伸展時間」,老師和學生們必須用比手畫腳的方式讓猜謎者猜到答案,有趣的是,答案分為專業與非專業名詞,專業名詞包含「類比訊號」、「機器學習」、「捲積」和「Z轉換」等理工領域人才熟悉的名詞,非專業名詞包含「臉書」等生活中常用字句,玩起來令人噴飯又紓壓,充滿理工人的趣味。

劉奕汶老師針對同學的簡報提出疑問與建議

伸展時間! 李夢麟老師大展身手比手畫腳,讓隊友老師們猜到答案。

李祈均教授表示,這類跨領域交流活動其實在國外相當流行,且已成為研究生的一種生活習慣,大家一有空便會齊聚交流彼此所學,激發更多創意與嶄新研究主題。李老師說,希望能夠透過這一場跨領域訊號處理研究生工作坊,成為清大這類活動的種子,讓研究生可以走出研究室,多與其他領域研究生接觸認識,創新的點子往往就在言談間迸出,引領科技巨大轉變。

同學熱烈提問

活動最後李祈均老師用一句美國福特汽車創立者Henry Ford的一句名言” Coming together is a beginning; Keeping together is progress; working together is success.” 來勉勵所有學生,在一起只是開端,保持團結才有進展,真正協力合作則是成功。

欲知更多「跨領域訊號處理研究生交流工作坊」(Mixing Workshop)訊息,可參見當天縮時攝影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1523728137866037/videos/1733714086867440/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