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1-01-27
國立清華大學電機系暨光電所教授黃承彬與美國匹茲堡大學合作,證明具有掌性的奈米金屬結構,在線性偏振態光激發下會產生漩渦,打破過去學理上認為僅有聚焦現象而不會產生漩渦的文獻紀錄,為首次見證此現象的直接證明。此突破性研究成果於2020年12月登上國際頂尖期刊《Nature》,受全球注目。論文名稱: Plasmonic topological quasiparticle on the nanometre and femtosecond scales.
黃承彬教授團隊也發現,在產生電漿波漩渦的同時,金屬表面的各個空間位置亦穩定地產生相對應的自旋角動量,此自旋結構的空間分佈可類比於準粒子中較罕見的一種—meron,而這也是光學系統中自旋準粒子產生的首度驗證。光學準粒子未來的應用無限,也提供了學者更多的想像與發揮空間,例如光學儲存與資訊傳遞的全新機制。
「大家在生活中對漩渦一定不陌生,例如台灣常碰到的颱風、或沖馬桶時看到的水漩渦,它們是3維立體的漩渦。但在我們的研究中,產生的是純二維的近場光學漩渦:用一道雷射光激發一個在金屬薄膜上形成的結構,從而能夠看到這個漩渦在旋轉,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得了的事。」談起研究機緣,專長為奈米光學的黃承彬說,過往的測量是看不到光漩渦在轉的,這是因為漩渦旋轉的速度快到一秒鐘可以轉10 14 ~10 15這麼多次,人眼若要能看到漩渦旋轉的動態,眼睛就必須像是比轉速還要快的攝影機,可惜這是不可能的。
在缺乏時間動態解析的能力之下,過往人們都認為掌性金屬元件在線性偏振態激發下,僅會產生電漿波的聚焦的現象,而不會產生漩渦。「但我不相信」,黃承彬很堅定的表示,「我認為還是會有漩渦的存在!」為了證明這個現象的存在,黃承彬2018年暑期遠赴美國匹茲堡大學,展開合作研究之旅。
在匹茲堡大學,團隊使用光激發電子顯微鏡(photoe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系統,用兩道具有時間差的飛秒雷射脈衝,進行激發-探測(pump-probe)。雷射短脈衝在掌性金屬元件中激發出表面電漿波,並提供金屬中電子脫離材料束縛的能量,在不同空間點上游離出來,從而被捕捉成像。光激發電子顯微鏡本身提供了非常好的空間解析度,而精確地調整兩道雷射脈衝之間的時間間距,則額外地提供團隊所需的時間解析度,從而允許黃教授拍出連續動作的畫面,看到漩渦真正旋轉的動態分辨解析。
↑黃承彬教授團隊利用光激發電子顯微鏡,觀測到線性偏振態激發下,表面電漿波會產生漩渦,並且發現在金屬表面產生光學自漩準粒子,為此兩現象提供首度的佐證。
「一般人都說在線性偏振態激發下就是產生聚焦,但我個人的研究生涯中,其實都蠻喜歡挑戰過往的既定印象。」談起實驗的甘苦,黃承彬用暑期兩個月就完成了實驗,但真正的挑戰是數據的分析以及證明與光學準粒子產生之間的關聯。他與論文的第一作者戴亞南博士苦讀所有的文獻,進行公式推導,投稿也歷經20個月的多次審查與答辯,最後終獲《Nature》接受,「連Nature的副編輯都說,能接受一篇20個月的論文很令人興奮!」黃承彬笑說。
黃承彬教授勇於挑戰過往既定研究結論,開創出研究者的創新格局,更讓我們看到學者不畏艱辛,在不確定的孤獨中突破逆境的勇氣,將奈米光學領域帶領至新境界。黃承彬教授特別感謝合作的博士生的剛毅,與師母的付出陪伴,讓他能在異地無憂無慮地進行研究,激發出如此豐沛的研究能量與成果。
本論文發表於2020年12月24日的《Nature》期刊上,論文名稱:“Plasmonic topological quasiparticle on the nanometre and femtosecond scales”。
↑黃承彬教授勇於挑戰過往既定研究結論,開創出研究者的創新格局,更讓我們看到學者不畏艱辛,在不確定的孤獨中突破逆境的勇氣,將奈米光學領域帶領至新境界。
【相關新聞報導】
https://phys.org/news/2020-12-snapshots-properties.html
http://ct.moreover.com/?a=43857221091&p=1pl&v=1&x=ydyYY6y6g63o7B9i_pwVkA
http://ct.moreover.com/?a=43858782902&p=1pl&v=1&x=iWdfbekUq0695uJPpXjR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