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助理教授孫民 打造下一個李飛飛、吳恩達

文章來源: 遠見雜誌  2018 年3月號

師承華人AI界兩大名師—李飛飛、吳恩達,年僅35歲的清大電機系助理教授孫民(前排右),把美國的經驗帶回台灣,培養下一代AI人才。

翻開華人世界AI發展史,有兩個出身史丹佛大學的頂級專家,必定不能錯過。其一是曾為Google、百度效力,現與郭台銘合作的吳恩達;其二是Google Cloud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首席科學家李飛飛。

這兩位分別在機器學習、電腦視覺領域各據一方的巨擘,有無可能共同培養新一代AI專家?

答案是:有。年僅35歲的清華大學電機系助理教授孫民,就是兩人的徒弟。

比別人多花兩、三倍的努力

寒流來襲的午後,來到孫民位於清大資電館的實驗室。學生一看到他,爭相回報手上專案進度,儼然是個紀律嚴明的導師。

這場景,宛如當年孫民赴美打拚的縮影。2003年自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後,他在2005年按照計畫到史丹佛大學攻讀電機碩士班,主修電路設計。

但當年當他一走進教室,發現清一色全是亞洲人面孔,心中忍不住疑惑「美國學生到底跑哪去了?」

他發現,美國學生多半對還機器學習不感興趣,加上當時AI面臨泡沫化,孫民猶疑許久,不知是否該投入?

後來,他發現一群美國學生搶修吳恩達開的課,拿到好成績後,再進吳恩達的實驗室,等同拿到史丹佛名校博士班的入場券。

這對把讀博士、從事教職當做目標的孫民而言,如同靈光乍現。他也跟一般美國學生一樣,鼓起勇氣選修吳恩達的機器學習課。

但從小到大沒喝過洋墨水的他,面臨到的第一個考驗,就是全英文授課環境。

「史丹佛大學很好的一點是,每堂課都有錄影,」孫民上完課後,若有不懂處,會用慢動作重看一次影片,再不懂就問讀書會伙伴或助教。

比別人多花兩、三倍時間的他,學期成績拚到了A+,打敗全班97%的美國同學,引起吳恩達注意,邀他加入實驗團隊。

畢業後,孫民原想繼續留在史丹佛大學攻讀博士,但新婚不久的他,卻意外中箭落馬。惜才的吳恩達不忍,把他介紹給將到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的李飛飛。

為了留住孫民,李飛飛不只給他工作機會,連他太太的生活費也包了,使他決定成為李飛飛的博士生。

加入李飛飛團隊後,孫民不只從她身上學習語意分析,也和她同樣從事AI研究的先生西爾維奧.薩瓦(Silvio Savarese)交流電腦視覺技術。

為台灣在全球大戰搶得先機

2009年,孫民的人生又出現變動。薩瓦在密西根大學找到教職,而且亟需有經驗、夠成熟的博士生幫忙。

位於中西部的密西根州,生活費要比東岸便宜不少,孫民決定帶著太太和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前往,展開另外三年的博士生活。

博士畢業後,孫民原想在美國找教職,但2013年AI在工業領域應用遇到瓶頸,職缺屈指可數,恰好清大有意延攬他,就這麼回台灣。

一開始,台灣學生的被動讓他吃驚。「你只要進清大,排名不要太差,躺著都可以上台清交研究所,再怎樣都可以進園區,」孫民語重心長的說。

因此,他嚴格規定,想進他實驗室的學生,成績未必要頂尖,但一定要主動、開朗。

孫民解釋,AI概念很廣,涵蓋很多技術,一定要跟真正有需求的人結合,才有應用價值,「你不能只會一種技術。但全都要會,得念幾個博士?所以一定是團隊合作。」

清大電機所碩二生許菀庭觀察,孫民要求學生要有源源不絕的點子相互交流,「就算想耍廢,風氣也不容許。」

強調AI應用價值的孫民,也時常走出學術圈與產業界合作,甚至自掏腰包,支持學生參加國內外新創聚會。

清大電機系三年級學生林倢愷表示,他從孫民身上學到不少電腦視覺、機器學習、語意分析知識,已有不少新創公司爭相詢問他的求職動向。

雪豹科技董事長吳德威說,孫民與一般「有理說不清」的學者最大不同處是思考細緻、說服能力強,把跨界的複雜觀念講到讓學生、新創業者、政府官員都懂。

「AI是有累積性的,如果找對方向,五年後跟對手的距離會很可觀,」努力散播AI教育種子的孫民,正努力打造台灣下一個李飛飛、吳恩達,為台灣在全球AI戰中搶得先機。